舞台设备建筑空间是指固定建筑中舞台口的宽与高,舞台(主台)的深、宽、高(舞台地面至舞台顶棚的高度)。演出空间是指演出时所需要的空间,例如演出台口尺寸,檐侧幕尺寸,天幕尺寸,以及演出所需要的舞台深度、高度,这些都要根据演出实际需要的尺寸而确定,不须等待布景设计或装置技工确定后,再考虑如何装灯。设计者应当主动与他们共同研究。
演出台口与观众视线的关系,与台外侧光(耳光)、面光、台口侧光、一顶光(假台口光)的关系,在演出中常因建筑台口大于演出实际需要而设法缩小演出台口,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将剧场活动台口(假台口)缩小,一旦假台口左右缩小,就有可能影响外侧光水平控制范围;假台口上部活动渡桥低,就有可能影响面光投射深度。另一种缩小演出台口的方法是将第一道檐侧幕缩小。一旦侧幕缩小就有可能影响台口侧光水平控制范围;一道檐幕降低于建筑台口的高度,就有可能影响一顶光(或假台口顶光)投射深度。檐侧幕的间距(亦称“景区”)与主台左右侧光(如天桥光、活动吊架光)、顶光的关系,檐侧幕道数越多,顶光、侧光用灯越多。幕与幕的间距越小,越影响侧、顶光的控制范围,也就是降低光的利用率。侧幕小于建筑台口宽度,越向舞台中线缩小,也就越缩小了桥光水平投射角。同理,侧幕斜挂有利于向后投射,不利于向前投射。檐幕前道比后道高,也会影响顶光向深度投射的控制角度。

总之,设计师要了解舞台空间尺寸,必须仔细研究舞台建筑空间尺寸与实际需要的尺寸以及空间装置等关系。 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灯光师的配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舞台幕布来对舞台进行遮挡,以方便更换摆放道具。而且经过装饰的幕布,在演出过程中也可以作为十分个性化的背景板,为演职人员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幕布的种类和尺寸有很多,观众们最常见到的是大幕。这种幕布的尺寸最大,主要是用在开场前和结束后。开场前,使用大幕布可以遮挡住舞台上的道具,营造出十分神秘的感觉。如果是比较复杂的舞台环境,而且涉及到频繁更换道具的话,为了避免拖延演出的时间,也会使用舞台幕布中比较复杂的三道幕。三道幕的使用可以合理划分舞台区域,为工作人员切换场景、更换道具设施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如果是时间较长、形式较为多样的演出活动,使用三道幕还可以将表演区域合理的规划出来。